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- 产业观察 - 陀飞轮腕表简介形成和发展 产业观察
陀飞轮腕表简介形成和发展
2024-11-22 【产业观察】 0人已围观
简介陀飞轮腕表 陀飞轮腕表对于任何一个爱表人士来说都不会陌生,我们时常会见到陀飞轮腕表,但是又有几个人知道陀飞轮腕表的来历呢?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一份关于陀飞轮腕表的知识。 陀飞轮表是瑞士钟表大师——路易·宝玑 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。法文Tourbillon(故又称特比龙),有“漩涡”之意,是指装有“旋转擒纵调速机构”的机械表,陀飞轮是音译与意译相结合。宝玑发明陀飞轮机构
陀飞轮腕表
陀飞轮腕表对于任何一个爱表人士来说都不会陌生,我们时常会见到陀飞轮腕表,但是又有几个人知道陀飞轮腕表的来历呢?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一份关于陀飞轮腕表的知识。
陀飞轮表是瑞士钟表大师——路易·宝玑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。法文Tourbillon(故又称特比龙),有“漩涡”之意,是指装有“旋转擒纵调速机构”的机械表,陀飞轮是音译与意译相结合。宝玑发明陀飞轮机构,是为了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。
普通的机械表,由于受到发条松紧度、金属疲劳以及地心引力的影响,误差较大;陀飞轮调速器,是惟一可以不受这些影响,年误差低于1秒,也是惟一可以达到天文台级的机械表结构。今天,几乎所有的表芯原材料和关键零件都只能在瑞士生产 ,完全原产的瑞士陀飞轮表芯,动辄百万元以上,装载陀飞轮机芯的机械表也一直是收藏界的宠儿,几成货币的代名词。
早期作品
宝玑的早期陀飞轮表中大部分都搭载宝玑在1795年自己发明的擒纵——红宝石工字轮rubycylinder),人称为“私生的”(natural)擒纵。
迄今已知的宝玑4分钟陀飞轮一共有7枚。除了前文提过的No.1188(公元1808年出售给西班牙亲王)外,还有也是1808年售出的No.1297搭载Robin式擒纵,1815年搭载恒力擒纵(Echappement a force constante)的No.2483,以及1823年售出的搭载Peto crosss—detent擒纵的No.2555,另外还有两枚都是搭载自己发明的擒纵,其中No.2483出售的日期未曾有记录,
另一枚No.1176是1809年售出给波兰贵族Potoki伯爵,这一笔交易是透过沙俄圣彼得堡的Moreau先生达成的,当时售价是4600法郎。
调速原理
宝玑的陀飞轮调速器原理如后:
如果把擒纵轮、杠杆(Lever,即马仔)和摆轮及游丝全部置于一载台(carriage),而载台的小齿瓣受第三轮(the third wheel)驱动,使载台旋转。置于摆轮(balance)上方的第四轮被固定(the fixed fourth wheel)且与载台轴杆(carriage shift)同心。擒纵轮的小齿瓣(escape-wheel pinion)与第四轮互相咬合。
因此当载台旋转时,擒纵轮的小齿瓣绕着被固定的第四轮转动,如此一来造成小齿瓣的旋转并以正常的方式操纵了擒纵轮和摆轮(附图:陀飞轮原理)。
整个上述构造被称为陀飞轮框架(cage),这些元件一起做恒定地转(rotate constantly),以稳定的速率—1分钟、4分钟甚至6分钟—转完一整圈,那么不论表在哪一个垂直位置,此一陀飞轮调速器都以完全相同的的时间转动一圈,这么一来,因地心引力的位置不同,一位置产生的误差将被另一位置所产生的相等大小之误差所抵消。事实上,陀飞轮并不能消除位置误差,只是将误差平均化,但是尽管处于垂直的位置,陀飞轮的载台周期是恒定的。
宝玑在1775年便已提出这个构想,一直到近6年后才制造出来,并于法兰西共和历(大时期的历法)花月(Floreal,共和历的第8月)24日—相当于公元1801年4月14日—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内政部部长,说明他发明了陀飞轮调速器,并请求给予他10年的专利。1801年6月26日,他接到专利许可证书。
后时代
卡罗素结构图和飞行陀飞轮
宝玑开启了陀飞轮怀表的时代,自那个时候起迄今已有两百年之久,这一段时间,仍有不少的制表师把这个领域当作时计界的圣母峰(Mount Everest)时时有人去挑战它,包括近代不少制表师(例如旅居香港的矫大羽)。
在宝玑发明陀飞轮的99年后,丹麦出生的Bahne Bonniksen(1859-1935)发明了一种类似的系统称为卡罗素(karussel),而于1892年获得专利(专利号:2142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