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- 品牌圈 - 国漫崛起的黄金时期 中国动画技术的创始人钱家俊不能忘 品牌圈
国漫崛起的黄金时期 中国动画技术的创始人钱家俊不能忘
2024-11-04 【品牌圈】 0人已围观
简介2017年是国漫大年。 《全职高手》《少年锦衣卫》等动画画面愈发精致,剧本故事本身也趋向严谨向。 短片方面一直有不错的水准,比如《玫瑰公寓》。 而大银幕上则有更大的突破,虽然在票房比不上同属“大”系列的《大圣归来》《大鱼海棠》; 但在影片的立意以及表达上,其实又有相当程度的突破。 国漫崛起,这句话总算可以说得稍微理直气壮一些。 但谈到崛起
2017年是国漫大年。
《全职高手》《少年锦衣卫》等动画画面愈发精致,剧本故事本身也趋向严谨向。
短片方面一直有不错的水准,比如《玫瑰公寓》。
而大银幕上则有更大的突破,虽然在票房比不上同属“大”系列的《大圣归来》《大鱼海棠》;
但在影片的立意以及表达上,其实又有相当程度的突破。
国漫崛起,这句话总算可以说得稍微理直气壮一些。
但谈到崛起,其实便意味着曾经有过辉煌和没落;中国动画的辉煌时期,大概是开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。
那时我们有着领先于世界的技术和动画类型,今天我们来聊聊些许过往。
2011年8月15日,上图右边的这位老人因病去世,享年95岁。
他是钱家俊;
如果说特伟先生是中国水墨动画之父;那钱家俊先生便是中国动画技术的创始人。
他是新中国最早一批教授动画专业课程的老师,对中国彩色动画形象设计、制作、配色等技术层面的推进有着极大的贡献。
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,新中国在动画产业可以说是啥都不懂:
钱家俊先生和他的团队尝试多种技术,硬是创造性地完成了新中国首部彩色动画片《乌鸦为什么是黑的》。
“一秒动画24格,每格画面要在一张赛璐璐片(塑料片)上绘成,正面描线、反面上色,一部戏20分钟,上万片赛璐璐片上色不能有一点闪失。温度高一点,彩色涂层会裂;温度低一点,又会潮湿发霉。
当时,广告颜料、水粉颜料等都试遍了,最终钱家骏经过反复试验巧妙运用了水果汁、防腐剂等实现了防裂、防霉的功效。”
用今天的审美眼光去看这部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,也许旁白的女声会有所突兀,也许偏向童话的剧本故事并不引人;
但丰富的色彩搭配,自然灵动的动作依旧令人称道。
而在进行不断地尝试之后,钱家俊以及当年那帮精益求精的小伙伴们,又将研究转向我们的传统文化:国画。
也因此创造出独属于中国的动画类型:中国水墨动画。
水墨动画其实应该属于中国水墨画的分支,它打破了传统“单线平涂”的模式。
没有边缘线,一笔一划都是笔墨晕染的美感,而这种写意的静态美动起来之后,更显得灵动飘逸。
第一部水墨动画是《小蝌蚪找妈妈》;
钱家俊先生是这部动画片的技术指导;
他是整个水墨动画团队的核心人物,许多技术都是他首创并且经过试验后采用推广;
包括“大虚”“中虚”“小虚”等创作标准,有些甚至在当时列为。
而《小蝌蚪找妈妈》中的动物形象更是来头不小,最经典的莫过于影片中虾的形象;
是不是看起来很熟悉?
对,这些都取材于著名画家齐白石的画作,他的更是为了这部动画片画了许多张原画。
栩栩如生,所以动起来的时候更是灵气十足;
神意大过外形,极好地传承了中国水墨画中的传统文化。
影片的故事尤为简单,一群刚出生的小蝌蚪走失了,于是在池塘里寻找着自己的青蛙妈妈,途中碰见各式各样的小伙伴。
故事为辅,更多是展现水墨画这种艺术形式的美感;
比如一群在水里畅游的小蝌蚪啊、小乌龟啊。
画面之外再以旁白推动剧情发展,池塘中其余生物也一一展现,螃蟹、金鱼还有岸边的小鸡;
水墨动画一经推出,一下子便轰动了当时的动画行业;
这种带着强烈中国文化气息的形式极具艺术追求,制作工艺也很复杂,没有强大的画师原画支撑,根本无法做出如此美轮美奂的动画。
当年的日本动画界甚至称之为“奇迹”,法国《世界报》评论这部影片时赞扬说:
“中国水墨画,画的景色柔和,笔调细致,以及表示忧虑、犹豫和快乐的动作,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。”
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趁此热潮,又开始了第二部水墨动画的制作《牧笛》。
《牧笛》的动画形象同样来自齐白石先生的李可染先生的画作,他擅长画山水、人物,尤其擅长画牛。
而影片最多的东西也是风景、人物和牛。
依旧是同一个制作团队,钱家俊先生是本片的导演。
相较于上一部,烧麦尤为喜欢《牧笛》, 这部影片在故事、画面和配乐上更具国画的意境美。
牧童骑着青牛闲逛,偶入林间沉睡,梦中青牛走失,牧童走遍山水寻牛,尽览风景。
情节简单,但颇有几分清灵闲散的味道。
《牧笛》与《小蝌蚪找妈妈》最大的不同是没有了旁白,只留下结合主题的悠扬笛声做陪衬。
笛声忽高忽低、忽急忽缓,与牧童的心境相伴。
另一方面,《牧笛》的情节节点跟古声古色的意境契合更甚;
青牛绕蝶、白鹭上青天的画面不仅仅像一幅幅水墨画,更是古诗词的具象映照。
而《牧笛》之后,钱家俊先生最著名的作品要到1981年的《九色鹿》,这部动画也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。
《九色鹿》相比前面介绍到的两部作品,要更加的完整。
它根据敦煌壁画《鹿王本生》故事改编,壁画本身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,宣扬“舍己为人、普济众生”的教义;
改编后的动画故事弱化了宗教意味,但依旧有教化意义,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。
除了故事本身,动画整体也是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;
写意多于写实,用意象代替具体的事物形象。
所以影片中许多画面更多是隐喻的表达;
对弄蛇人的脸部表情,刻画更是惟妙惟肖。
纵观这些上个世纪的优秀动画作品,不难发现它们共同的优异点。
一方面是当时突出的行业技术,以及从业者真挚而用心的态度;
另一方面是立足于本土文化,深刻或者有意义的内容表达。
这些优良的品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无迹可寻,我们国产动漫的作品也大多低龄向、粗糙。
幸好在“大”系列的三部作品中,这些东西看起来渐渐回归;文化与态度均有所表达,而市场与观众也给了积极的回应。
这是好事。
回归到中国动画行业技术开创者钱家俊本身,他比起同时创中国动画艺术的特伟,知名度要小得多;
最为明显的是豆瓣上对影人资料的介绍,特伟洋洋洒洒一整篇,钱家俊只有三两行,其中一句:
“他是从未被正名过的中国水墨动画片创始人之一”
看起来略显心酸。
只是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开创与推进功不可没,后来许多优秀的动画导演,都是他的学生:
《三个和尚》导演阿达,《哪吒闹海》导演严定宪,《黑猫警长》导演戴铁郎,《雪孩子》导演林文肖,《鹬蚌相争》导演胡进庆等。
而对他越是了解,敬仰之情也愈发深沉。说是弘扬太过矫情,我们能做的,也是缅怀和纪念这位曾经的开创者,致以崇高的敬意。
想看上面那些动画的,b站都有。